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皮日休“上剥远非,下补近失”观
引用本文:李珺平.论皮日休“上剥远非,下补近失”观[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5):139-145.
作者姓名:李珺平
作者单位: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2009年度重大项目(2009JJD750006).
摘    要:“上剥远非下补近失”不是个别观点,而是皮日休整体文学观的一个表征。这个文学观,由文学理想论、文学作用论、文学批评与创作论等三个分支组成,是皮日休作为唐末新儒家承前启后的中介人物在追踪并摹仿韩愈过程中形成的。三者散而为文学观的不同支点与不同侧面,合则为整体的文学观。皮日休的文学创作就在这种文学观中展开,而他的政治活动,乃至生平,也都在这种文学观的影响下逐步完成。

关 键 词:皮日休  文学观  上剥远非下补近失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