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注释工作的科学性不容忽视——评《清诗三百首》中对吴兆骞三首诗的注释
引用本文:范垂正.注释工作的科学性不容忽视——评《清诗三百首》中对吴兆骞三首诗的注释[J].学习与探索,1986(6).
作者姓名:范垂正
作者单位:牡丹江日报社
摘    要:钱仲联,钱学增选注的《清诗三百首》,业经岳麓书社出版,这是根据钱仲联先生在五十多年前——即1934年所选编就的同名诗选集(曾由上海汉文正楷印书局出版),又按照今天已经发展变化了的形势要求,为“兼顾思想性和艺术性”,对原所选录的篇章,“作了些调整”而编定的①。其中对顺治年间因科场案流放寓居宁古塔二十三年的吴兆骞三首诗的注释,有几处在年代、地理、历史事件和人物等问题上感到不要,颇有商榷之必要。现提出来就教于注家与读者。先说《奉送巴大将军东征逻察》的第一条注释。这条注释中,至少有以下几点是不确切的。(一)此条注释在涉及到清代宁古塔的具体地理位置问题时,钱注为“康熙年间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西海林河南岸旧街镇)”。在清代历史上,作为盛京以北“军事政治中心”的宁古塔城,上自清太祖努尔哈赤时代的天命十年(1625)派军队驻守起,直至晚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裁去宁古塔副都统,而改设为宁安府、县的近三百年间,不是固定在一个地点上,而宁古塔城的搬迁,正是发生在“康熙年间”。据清人张缙彦《宁古塔山水记》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