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唯识学中"自证分"的基本意蕴
引用本文:倪梁康.唯识学中"自证分"的基本意蕴[J].学术研究,2008(1):16-26.
作者姓名:倪梁康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现象学研究所哲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基金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奖励计划研究项目
摘    要:现象学与佛教唯识学(the Yogachara Buddhism)都以心识的结构为观察对象,因此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意识哲学.佛教唯识学比西方哲学更早在心识结构中把握到了"自证分"(svasamvittibhaga)的存在与活动,尽管前者并未像后者那样赋予自证分在心识中之意义与作用方面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现代西方哲学的背景下,尤其是在现象学的背景下,可以从横向的(静态的)和纵向的(发生的)两个方面探讨佛教唯识学四分说中"自证分"的基本意蕴:横向考察是指对心识的"三分"结构中的自证分的分析.纵向考察是指对贯穿在"八识"(the eight kinds of consciousness)中的自证分的分析.这些考察最后导向对自证分在佛教中的主要理论功能和实践功能的认识.

关 键 词:自证分  自身意识  唯识学  四分  八识  唯识学  认识  理论功能  实践  佛教  导向  consciousness  分析  考察  基本意蕴  四分说  发生  背景  现代  地位  意义与作用  活动  存在  西方哲学  意识哲学
文章编号:1000-7326(2008)01-0016-11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