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古隐逸文化的佛学基础
引用本文:李昌舒.中古隐逸文化的佛学基础[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4,51(6):131-137,157.
作者姓名:李昌舒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23
摘    要:在封建体制内,出处(仕隐)关系是士人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从魏晋到隋唐,随着政治局势的盛衰变化,士人与封建政权的关系或是和谐、或是冲突,如何在不违背名教纲常的前提下,追求个人身心闲适,这是中古士人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从大隐到亦官亦隐,再到中隐,是士人给出的答案。从思想根源上看,佛学对此具有重要影响:《维摩诘经》的不二法荡相遣执,消除各种差别;禅宗进一步发挥般若之"空",涤除出仕与归隐之间的对立;生活禅则将"空"之否定转化为对日常生活之"有"的肯定,士人通过日常生活的艺术化建构,最终消融了出处的矛盾,使身心得以安顿。

关 键 词:大隐  亦官亦隐  中隐  般若空观  生活禅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