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国家统一的必经之途”——20世纪20年代《台湾民报》对“民族自决”论的思考新探
引用本文:陈忠纯,洪思音.“国家统一的必经之途”——20世纪20年代《台湾民报》对“民族自决”论的思考新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1):146-162.
作者姓名:陈忠纯  洪思音
作者单位:1.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2.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两蒋’时期台湾地区台湾史研究的变迁与考论”(21BZS020);
摘    要:20世纪20年代前后,台湾地区新一代知识分子在“民族自决”论的启发下,对台湾抗日民族运动及其与祖国革命运动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台湾民报》是当时台湾知识群体最重要的言论机关,在这一思想历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一开始,《台湾民报》吸纳威尔逊的“民族自决”原则,强调“自治主义”,以期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的实现。同时借“中日亲善”,敦促台湾总督府进行政治改革。不过,随着美国“排日法案”的通过,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演讲扭转了台湾知识分子对于“民族自决”论的理解,后者抛弃了对日本的幻想,转而将“亚细亚联盟”与“民族自决”联系在一起,为祖国的反帝斗争摇旗呐喊。随着国民革命的兴起,孙中山及中国国民党将“台湾革命”纳入“国民革命”范畴,明确了台湾解放是中华民族完全解放的必然要求。祖国的呼唤唤醒了台湾知识分子内心根底的“中国民族”认同,他们提出与祖国一道致力于反帝斗争,融两岸革命为一体,最终脱离日本殖民统治、回归祖国。

关 键 词:“民族自决”  中国民族意识  《台湾民报》  两岸革命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