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农地“三权分置”政策立法得失及其法理思考
引用本文:王金堂,蔺兮浠.农地“三权分置”政策立法得失及其法理思考[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61-72.
作者姓名:王金堂  蔺兮浠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BFX113);
摘    要: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是继土地承包改革以来我国农地制度的第二次重大变革契机。但从法律的规范分析角度看,以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为标志的制度改革成果乏善可陈,此次修法未能全面达成农地“三权分置”政策所设定的目标。其核心问题是土地经营权可转让、可抵押的始定目标未能实现。而此制度效果的实证研究也支持上述结论。造成农地“三权分置”立法困局的原因主要包括农地“三权分置”制度的核心目标出现变化且多目标之间具有紧张关系、农地“三权分置”政策与法律的范式转换障碍及现行农地制度的功能超载问题。尽管存在上述问题,但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本身具有合价值性和合规律性,应继续保持对农地“三权分置”制度的研究,并通过创造性改造实现农地“三权分置”制度的初心。

关 键 词:“三权分置”立法  目标达成度  法理分析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