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华美学术语的德语翻译就像其他西语翻译一样,明显晚于美学作品(艺术品)在西方的传播——那是19世纪下半叶才出现的情形。这绝不是由于西方对中华美学没有了解的兴趣,而是翻译的格外艰难所致,尤其是作为中华美学核心的术语翻译,这个艰难来自中德美学术语之间的极度不对应。中德美学术语在语词构成、内涵定位和外延指向上都呈现出明显差异乃至对立的情形,如此这般的不对应是其他人文领域(哲学、宗教等)不曾具有的。如此,翻译的出路就不可能在异化,而只能在归化翻译上。归化不但体现在对出发语实际含义(即字外意)的捕捉上,也体现在对目标语的嵌入,要寻找德语语词中字面外的对应词。简言之,汉德美学术语翻译的归化之路是一条语词含义的跨文化生成之路,很多情况下,要到目标语中去寻找德语特有的词法和句法手段,以将原文遮蔽或隐匿的含义译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