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个耐人寻味的“疏忽”——蒋廷黻与张奚若之杯葛及其“党国/民国”观
引用本文:刘超,李越.一个耐人寻味的“疏忽”——蒋廷黻与张奚若之杯葛及其“党国/民国”观[J].社会科学论坛,2012(6):156-178.
作者姓名:刘超  李越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摘    要:蒋廷黻与张奚若系哥大校友、清华同事,且皆曾属以胡适为核心的学人群。但后来蒋在追忆往事时,虽语及张奚若但故隐其名,原因乃是对张有保留意见。二人的分歧,部分地表现于个性气质上,以及对“本土”与“西化”等学术理念上,但这只是表层原因;更深层原因乃是政治倾向上的分歧。张早年即参加南京政府,并曾仕途受挫而对当局颇为失望;蒋虽自学生时代起即热心政事,但直到归国任教十年后才逐步涉足政治,故其对政治颇有热望,对蒋介石政权亦多有期待。张希望当局尽速结束‘训政”实行“宪政”、落实民权改善民生.而蒋在拥护“开明专制”,通过实行“新式独裁”使中国尽速实现现代化、应对国难。日后条件成熟时,再实现真正的“宪政”。随着国难的加深,二人在国家主义和人本主义上的分歧愈益凸显。这种政治理念上的差异,促成了二者不同的政治选择和从政实践。最后蒋、张二人分别选了国、共两当,经历了迥异的政学人生。当然,二者的政治生涯粗看迥异,但都多有坎坷;其曲折、复杂之程度,皆远超乎其治学、议政时的预想。

关 键 词:蒋廷黻  张奚若  学术理念  政治理念  哲人君主  新式独裁  政学人生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