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可持续发展——动力来源、阻力因素与路径选择
引用本文:郭雨佳,张等文.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可持续发展——动力来源、阻力因素与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研究,2022(2):57-65.
作者姓名:郭雨佳  张等文
作者单位:1. 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优势发挥及其治理效能提升研究”(2021C4);
摘    要:基层协商民主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推动其发展的动力系统和阻力系统之间的博弈。尽管,基层协商民主可持续发展具有来自党和政府积极发展协商民主的政策驱动、基层干部和民众的协商需求驱动、理论研究和媒体宣传的舆论动力以及成功的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的示范引领动力等动力保障,但也面临“人走茶凉”的政绩思维影响、协商程序不规范的制度瓶颈、协商主体能力不均衡的主体性障碍以及协商成果落实难的效力窘境。要突破基层协商民主可持续发展的阻力和障碍,必须加强顶层设计,鼓励基层试点,强化监督问责,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关 键 词:基层协商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  可持续发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