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辛亥革命后(1912-1924年)旗人生计问题研究
引用本文:张宁,申晓云.辛亥革命后(1912-1924年)旗人生计问题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57-60.
作者姓名:张宁  申晓云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民革命与北伐研究”(13JJD77001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辛亥鼎革,南京临时政府、袁世凯与清政府达成《清室优待条件》,民国政府做出了“先筹八旗生计,于未筹定之前,八旗兵牟俸饷,仍旧支放”的允诺。实际上,八旗生计并未筹定,粮饷照发亦未落到实处,人口多达数百万的旗人群体在民国初年的生存境况急剧恶化。中央与地方政府成立专司旗人生计问题的机构,采取一定措施,例如创办旗人工艺厂与教育机构,清理旗产、直接赈济等。但总体看来,这些措施效果并不显著。旗人最终不得不走上自谋生计的平民化道路。

关 键 词:旗人  北洋政府  生计  平民化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