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宋代吏部尚书致仕研究
引用本文:惠鹏飞.宋代吏部尚书致仕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80-91.
作者姓名:惠鹏飞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    要:宋代吏部尚书致仕比例并不高,尤其是北宋后期,致仕比例仅有两成,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是分不开的。宋代吏部尚书致仕官品阶以从三品及以上为主,这是因为北宋前期吏部尚书为正三品的官阶,本身就很高,元丰改制后吏部尚书为从二品的职事官,寄禄官阶也不太低,而且他们在担任吏部尚书之后往往还有升迁,因此宋代吏部尚书的致仕官品阶是比较高的。没有致仕的吏部尚书则以担任实职或者祠禄官而卒为主,其他遭贬谪、弃官不仕的比例很小。以实职卒于任上的吏部尚书往往是因为皇帝对其信任不允其致仕或者因疾病卒于任上;而以祠禄官卒则是吏部尚书一种较为委婉的引退方式,这对于官员的晚年生活有较大意义。

关 键 词:宋代  吏部尚书  致仕  品阶  祠禄官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