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丰子恺论西方后印象派之契合中国画论的美学意蕴
引用本文:宛小平.丰子恺论西方后印象派之契合中国画论的美学意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3):99-104,128.
作者姓名:宛小平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哲学系 安徽 合肥 230039
摘    要:丰子恺关于中西绘画比较的美学思想在学术界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他注重中西绘画的不同,但不像宗白华那样对后印象派比较轻视;他注重移情说,却更看重中国"气韵生动"理论,这又和朱光潜对此未作价值高低区分不一样。丰子恺在中西绘画的"心"与"眼"的同与不同中求得互补性,又在后印象派绘画理论和中国传统绘画"气韵生动"理论的一致性上彰明较著,这使得丰子恺的中西绘画美学比较终于还是立在"共同人性"的基础上,尽管他的同质比较是建立在历史分析而不是哲学的抽象假设上。

关 键 词:丰子恺  中西绘画比较  后印象派  心与眼  气韵生动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