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感物“与艺术审美创造的可超越性
引用本文:姜艳秋.“感物“与艺术审美创造的可超越性[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2):48-49.
作者姓名:姜艳秋
作者单位: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基础部!辽宁沈阳110015
摘    要:“感物”是指艺术家对客观现实的感受 ,亦即创作主体对现实存在这一客体的感受。感物说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乐记》,“乐者 ,音之所由生也 ;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这一比较完整的感物理论 ,在六朝时渗透到艺术创作理论中 ,从而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东汉班固认为艺术创作“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西晋陆机提出“瞻万物而思纷”;梁刘勰认为“物色之动 ,心亦摇焉”,“情以物迁 ,辞以情发”;唐李白也认为“哀怨起骚人”。宋苏轼主张“其神与万物交”、“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明宋濂认为 :“及夫物有触 ,心有所向 ,则…

关 键 词:感物  艺术审美  审美创造  可超越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