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隐逸中儒家诗人的生命情态——杜甫草堂时期诗歌所体现的心态与文化探析
引用本文:钱叶春.隐逸中儒家诗人的生命情态——杜甫草堂时期诗歌所体现的心态与文化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2):116-119.
作者姓名:钱叶春
作者单位:红河学院,中文系,云南,蒙自,661100
摘    要:杜甫在草堂时期,虽然志在隐逸,但潜抑的济世思想仍然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来,尤其是济世思想与隐逸之志的矛盾使诗人的人格形象表现出"狂人"、"囚人"、"幽人"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心态和情怀.文中进一步探究了其中深层的文化心理根源是诗人的道统人格与高层权势之间的矛盾斗争的反映.

关 键 词:杜甫  草堂  济世  隐逸  道统人格
文章编号:1009-2463(2007)02-0116-04
修稿时间:2006年8月31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