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鸳鸯蝴蝶——礼拜六小说观念的价值取向及其评价
引用本文:汤哲声.鸳鸯蝴蝶——礼拜六小说观念的价值取向及其评价[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
作者姓名:汤哲声
摘    要:小说观念的价值取向是决定一个作家群(或者一位作家)的基本性质和基本倾向的标准。民国初年出现在文坛上的鸳鸯蝴蝶——礼拜六小说在文学史上往往是作为新文学的批判对象一笔带过,这一流派的小说价值取向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小说价值取向?这样的小说价值取向的历史地位怎样评价?似乎都在这“一笔”之中简单化了。作为本世纪初的第一次小说创作高潮,作为本世纪小说创作的起步,研究的简单化显然是和它的重要性不相称的,也势必影响对该流派的基本性质和基本倾向的评价。正是从这种意义出发,笔者展开了自己的思路。一、消遣趣味中的“警世觉民”严格地说,鸳鸯蝴蝶——礼拜六派并不是一个有明确纲领与严密组织的团体,而是指民国初年以《礼拜六》、《游戏杂志》、《眉语》、《小说月报》、《小说画报》、《小说新报》、《红杂志》等刊物为阵地的文人们。他们的小说观念的价值取向大体一致,即:消遣趣味中的“警世觉民”。在刊物的发刊词上,他们既宣扬“一编在手,万虑都忘,劳瘁一周,安闲此日,不亦快哉”的游戏和消遣,也强调“虽曰游戏文章,然谲谏微讽,潜移默化于消闲之余,亦未始无感化之功也”,“国旗五色,首冠以红,斯《红杂志》,将以鼓吹文化,发扬国光也”,而且还提醒读者:“纵豆棚瓜架,小儿女闲话之资,实警世觉民,有心人寄情之作也。”有时还很自豪地说:“预此虽名属游戏,岂得以游戏目之哉,且今日之所谓游戏文字,他日进为规人之必要,亦未可知也。”文学即应有趣味,应是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