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清末民初红十字会的本土化
引用本文:傅亮,刘玉斌.清末民初红十字会的本土化[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89-96.
作者姓名:傅亮  刘玉斌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江南土墩墓博物馆
摘    要:晚清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深受本土义赈的影响,从而使红十字会具有了强烈的本土化因素。从红十字会的职能来说,初期的中国红十字组织并没有承担救护伤兵的职能,实际上只能救护难民。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之际,红十字会才真正实践了战地救护的职责。随着第九届国际红十字大会的召开以及《中国红十字会章程》的通过,标志着中国红十字会初步完成了本土化的转变。

关 键 词:清末民初  红十字会  本土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