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试论“弃妇”形象的文化内涵
引用本文:刘绿宇.试论“弃妇”形象的文化内涵[J].南都学坛,2000,20(4):50-51.
作者姓名:刘绿宇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南阳,473061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
摘    要:中国文学史上“弃妇”形象大批涌现 ,这与专制的男权社会密切相关。具体来自以男性为轴心的家庭形式 ,来自极欠公平的婚姻形式———一夫多妻制。社会文明的发展 ,旧的婚姻形式的废止并没有遏制“弃妇”形象的再生 ,更出现一批不离家的“精神弃妇” ,社会道德同情人身被弃的女子 ,而对精神被弃的女子却置若罔闻 ,这既是男权文化的遗风 ,更显出传统文化中的“弱者意识”。“道德批判一切”的社会文化氛围 ,抑制了国民健全人格、强者精神的形成

关 键 词:“弃妇”  文化  男权社会  弱者意识  强者精神
文章编号:1002-6320(2000)04-050-02
修稿时间:2000年2月6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