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凱恩斯《通論》发表二十五周年
引用本文:约翰逊,陈彪如.凱恩斯《通論》发表二十五周年[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62(6).
作者姓名:约翰逊  陈彪如
摘    要:作为經济文献,《通论》是不容易閱讀和掌握的。这一部分是由于凱恩斯的特殊叙述方法,但更基本的困难则是該书分析内容所固有的:(一)在理論经过25年的迅速发展后,现代讀者不易体会当时能够用来分析經济总量和經济动态的概念的极大限制;(二)《通論》思想是从《货币論》演进而来,因而有些問题在前一著作中談得很简单;(三)凱恩斯把实质上是一般均衡模型说成为单方面的因果关系体系;(四)凯恩斯打算应用马夏尔的短期模型来分析一种經济,这里,行为是受对未来的预期所支配的。作为經济分析,这本书是关于收入和就业如何决定的理論,强调有效需求的决定因素。这个理論的新奇动人部分是消费倾向以及它的变形——倍数。消费倾向在预测战后失业的試验中遭到可怕的失败,这是因为凯恩斯忽略了財富对消费的影响。不但他的消费傾向太简单,而且他的投资理论也不完备。《通论》还可以看作货币理論,强調对货币的需求。但是他的货币需求理論讲得令人迷惑,很混乱,作为資本理論来说的货币需求理論又是很不完全的。凱恩斯有效需求理論是現代經济政策理論的发端。但大多数凱恩斯派都抱有一种偏见,即否定貨币政策对决定经济活动水准的重要作用。于是在分析通貨膨胀时,他們不是要求制定財政政策,就是主張管制工資和物价。然而这两种方案对战后資本主义經济来說都是不切实际的。凯恩斯的贡献在于:(一)他注重花费对收入和收入对花费的影响;(二)他推动了总量模型的建立和检验;(三)他间接促进了現代动态理論的发展;(四)他促使政府担负起保持經济繁荣的责任。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