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法治”怯场之后——以环境治理困局的突破为分析对象
引用本文:杨解君.“法治”怯场之后——以环境治理困局的突破为分析对象[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6):21-30.
作者姓名:杨解君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广东广州510420;广东省国际战略研究院,广东广州510420
摘    要:当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完备,"有法可依"已不再是法治进程中困扰人们的难题,但现实中,很多法律规范得不到执行,沦落为"软法",这使中国的"法治"表现出一种怯场的现象。以中国环境治理的困局为审视对象,可以发现"法治"怯场后表现出如下情境:"新治"——制度上求新而不改旧;"上治"——层级上依上而不信下;"党治"——组织上靠党而少民;"后治"——行动上重事后救急而轻事前防范;"奖治"——方式上重奖而弱罚;"钱治"——投入大而成效小。要使"法治"不再怯场,突破环境治理的困局,关键是要发挥多元主体的共治,让民主在环境保护等公共事务上真正地运转起来:民主参与立法,民主参与决策,民主参与问责,民主参与施法。

关 键 词:治治  环境保护  善治  民主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