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部民族地区草原治理难题的破解之道:一个“制度—生活”的分析框架——基于S省H村的田野调查
引用本文:胡亮,段雨.西部民族地区草原治理难题的破解之道:一个“制度—生活”的分析框架——基于S省H村的田野调查[J].回族研究,2024(1):90-99.
作者姓名:胡亮  段雨
作者单位:1.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地区自然资源产权建构与环境治理研究”(17BSH042);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重大任务,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草原环境治理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构成要素。通过对S省H村的田野调查,引入“制度—生活”的分析框架,立足于制度与生活互动的研究视角,对H村破解草原治理难题的深层逻辑进行考察。研究表明,政府与牧民社会的有效互动激活了牧民参与草原环境治理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这是草原环境治理取得丰富成果的关键。具体而言,政府不断增强政策性资源供给,通过加大资金供给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利用宣传工具造势,建构出浓厚的草原环境治理氛围;村集体组织则承接和传递政府各类资源,采取重塑村社公共精神和重构地方性非正式规定等柔性治理手段,唤醒了牧民对村社集体的信任与认同,实现了村社共同体的再造。在上述草原环境治理实践中,制度主体与生活主体持续互动,促使牧民认识到保护草原生态的重要性,看到了解决草原环境问题的可能性。于是,牧民开始主动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约资源的准则,因而完成了草原治理中“无动于衷”到“被迫参与”再到“生态自觉”的重大转变“。制度—生活”分析框架的引入,拓展了草原环境治理的研究视角,增进和深化了对草原环境...

关 键 词:西部民族地区  草原治理  制度—生活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自觉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