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觉醒》中艾德娜悲剧的巴尔塔萨式神学美学阐释
引用本文:宫玉波,马歆墨.《觉醒》中艾德娜悲剧的巴尔塔萨式神学美学阐释[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3):124-128.
作者姓名:宫玉波  马歆墨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北京,100044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外国语言文学前沿问题研究”(2009JBZ022)成果之一.
摘    要:生命本质的孤独感让艾德娜完成了自我超越之后依然难逃死亡。无疑,凯特·肖邦对艾德娜这一悲剧性抉择报以无限同情,然而她极力回避对艾德娜之死的道德怜悯,以直陈事实的勇气和坦诚迎接后世评说,而不是简单的做出品行训诫。从巴尔萨塔的神学美学视角解读凯特·肖邦的传世佳作《觉醒》中艾德娜备受争议的自杀行为,可见神学美学将真善美融合统一,共同呈现了生命摇摇欲坠的惊心动魄。对于生死命题的倾心关注,将生死与美学相勾连,构成了凯特·肖邦的唯美主义文学特色。

关 键 词:神学美学  真、善、美  相遇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