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侗族大歌的文化生境及其对 音声结构的影响
引用本文:廖婧.侗族大歌的文化生境及其对 音声结构的影响[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154-162.
作者姓名:廖婧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8C0337)
摘    要:侗族大歌是多声部音乐的典型代表,历史悠久,充分展现了侗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其细腻朴实的风格直接来自音声结构,体现为:分节歌性质的多段联体“枚”;支声复调织体与持续音衬托式主调织体;以五声羽调式为主;旋法起伏有致;侗语“吟腔”进行演唱。此音声结构的形成与其文化生境密不可分:历史悠久的农耕方式奠定了侗族大歌的和谐稳定性;鼓楼文化促使和声织体的形成;极富凝聚力的人文风俗促使形成以腔段为核心的多段联体结构。

关 键 词:侗族大歌  文化生境  音声结构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