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劳动教育厚植美好生活内涵的文化基因
引用本文:罗建文,李爱军.劳动教育厚植美好生活内涵的文化基因[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150-158.
作者姓名:罗建文  李爱军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基金项目:教育部202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YJA710026)
摘    要: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矛盾,要解决这对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提高人的本质能力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人们追求美好生活需要既是人的类存在物的本质要求,也是人们奋斗的价值目标,还是人们创造历史的道德基础;只有通过劳动教育和劳动创造,才能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劳动教育的核心内涵就是培育高尚的劳动情怀。劳动情怀是劳动教育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对劳动的深厚情感和宽广胸怀,是体现人们对劳动的态度和对劳动关系的正确认知,以及对待他人和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价值情怀和取向态度。幸福力是劳动情怀的根本标志,也是人们追求幸福和鉴赏幸福的能力;一个人对外在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知程度越深,他的幸福能力就越强,对幸福的要求和标准就会越高;相反,他的幸福能力就越低。反思现实的劳动教育以及人们对劳动的认知态度,劳动教育在追求美好生活需要中的重要地位和核心价值,培育人们高尚的劳动情怀、厚植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基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 键 词:劳动教育  劳动情怀  美好生活需要  文化基因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