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国族建构与民族认同的博弈及互惠——民国时期武陵地区民族关系刍论
作者单位:;1.湖北民族学院教育学院;2.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
摘    要:中华民国的建立结束了数千年来的封建帝制,标志着中国现代国家转型历史进程的正式启动,武陵地区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格局也因之发生了结构性的转变。一方面,在近代"民族——国家"理念的主导下,国家与国族的理念以相当的程度得到普及,中华民族认同日益深入人心。随着国家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武陵地区融入全国发展格局的步伐不断加快,有效地促进了民族融合。另一方面,各民族共同体与民国政府民族治理体制之间的张力也持续累积,民族压迫与民族歧视的顽疾并未消除。主流文化以强劲的态势进入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表现出鲜明的大汉族主义倾向,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文化歧视与压迫。同时,由政府推进的"文化革命"所导致的民族强制同化已相当严重,加剧了民族文化的消亡,导致了民族间的对立与隔阂,对于武陵地区民族关系的负面影响也是相当深远的。

关 键 词:中华民国  武陵地区  民族关系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