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古代茶馆考论
引用本文:刘学忠.中国古代茶馆考论[J].社会科学战线,1994(5).
作者姓名:刘学忠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摘    要:茶馆,唐宋时称茶肆、茶坊、茶楼、茶邸等,明代以后始称茶馆,张岱《陶庵梦忆》中即称茶馆,《儒林外史》中多称茶馆,清代以后就惯称茶馆了.它是一种以饮茶为中心的综合性群众活动场所.茶馆起于何时,史料无有明确记载.汉时王褒《僮约》中有“武阳卖茶”及“烹茶尽其铺”之说,但此是干茶铺,非是卖茶水的坊肆.有关卖茶水的记载,也早有所见,《茶经》“七之事”载:“《广陵耆老传》: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但晋时有无营卖茶水生意的茶肆,无从考究.比较早且较明确的关于茶肆的记载是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有云:“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以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据此可知,茶肆在唐玄宗时、至迟在唐代宗时(封演为玄宗、代宗时人)即已出现.又据《旧唐书·王涯传》载:“涯等苍惶步出,至永昌里茶肆,为禁兵所擒.”又《太平广记》卷三百四十一“韦浦”条有云:“浦极谓得人,俄而憩于茶肆.(《河东记》)这都是中唐已有茶肆的佐证.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