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清末"黄帝子孙"称谓的勃兴 |
| |
引用本文: | 高强,田延峰. 试论清末"黄帝子孙"称谓的勃兴[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20(3): 40-44 |
| |
作者姓名: | 高强 田延峰 |
| |
作者单位: | 宝鸡文理学院,历史系,陕西,宝鸡,721007 |
| |
摘 要: | ![]() 20世纪初年,由于时局的崩坏,革命派尊黄排满的需要,以及传统夷夏观的影响,"黄帝子孙"称谓勃兴.改良派所谓的"黄帝子孙"一般泛指包括满汉在内的全体中国人,革命派所谓的"黄帝子孙"则专指汉族人.经过改良派和无政府主义者的批判,加之革命派工作重心的转移,"黄帝子孙"称谓的勃兴现象于1907年后消退,到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终于结束.清末"黄帝子孙"称谓的勃兴,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产生的特殊现象,是革命派尊黄排满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黄帝子孙"称谓的一次短暂错位.虽然它促进了反清革命的胜利,但却冲淡了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批判,不利于真正实现三民主义.
|
关 键 词: | 黄帝子孙 尊黄排满 夷夏之防 |
文章编号: | 1008-4193(2000)03-0040-05 |
修稿时间: | 2000-04-20 |
A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the Sudden Rise of the Appellation of "Children of Yellow Emperor" |
| |
Abstract: |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