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城市定位的本土化回归与创新:"找回失去100年的自我"
引用本文:张鸿雁.城市定位的本土化回归与创新:"找回失去100年的自我"[J].社会科学,2008(8).
作者姓名:张鸿雁
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城市化理论重构与城市发展战略"
摘    要:在20世纪的100年中,中国城市的发展没有能够创造出本土化的城市形态空间和相关理论模式.即使在当代中国城市建设的实践中,仍存在着一种城市形态"本土虚无化"的倾向,城市在短视的认知中发展,在政绩的显性化中丧失传统、个性和本土化样态."中式后都市主义"即是倡导城市发展中自然属性和历史人文要素的"复兴",导引自然原生态要素"入城",建构"感恩自然文化要素",创造"田园型适度紧缩的城市空间结构".

关 键 词:城市形态本土化  集体记忆  中式后都市主义

On Localization and Creation of Orientation of Cities: Looking for the Lint Serf for 100 Year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