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移动服务质量的多维多层尺度测量模型构建
引用本文:张龙,鲁耀斌,乔永忠. 移动服务质量的多维多层尺度测量模型构建[J]. 管理学报, 2009, 6(6): 722-728
作者姓名:张龙  鲁耀斌  乔永忠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摘    要:基于广泛的文献综述和定量研究,同时结合移动商务的独特性,提出了多维多层尺度测量移动服务质量模型,结果显示,移动服务质量测度模型是一个3层的度量结构,它由3个主维度(交互质量、环境质量和结果质量)和10个子维度(态度、专长、解决问题、信息、设备、设计、位置、准时性、有形性和引拒值)共同组成来度量移动服务质量.然后,利用SPSS13.0软件对调查数据结果进行信度分析,剔除了4个不满足标准的测度项;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剩余的测度项做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证明模型中的因子结构是合理的,这样,最终确定了43个题项用来测度模型中的维度.

关 键 词:移动商务  服务质量  多维度和多层次  模型

Multi-dimensional and Multi-level Model for Mobile Service Quality Measurement
ZHANG Long,LU Yaobin,QIAO Yongzhong. Multi-dimensional and Multi-level Model for Mobile Service Quality Measurement[J].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9, 6(6): 722-728
Authors:ZHANG Long  LU Yaobin  QIAO Yongzho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18条):
[1]、张龙,鲁耀斌,林家宝.多维多层尺度下移动服务质量测度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12(3).
[2]、刘益,赵阳,高长安.笔记本电脑服务质量测量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管理评论,2010,22(1):55-61,54.
[3]、胡维民.认识会计信息多层治理模型[J].决策与信息,2007(7):52-53.
[4]、王书平,胡爱梅,吴振信.基于多尺度组合模型的铜价预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4,22(8):21-28.
[5]、宋明菁.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服务质量提升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33).
[6]、李素利,张金隆,刘汕.多维多层视角下我国社会保障政策执行效果测度研究[J].管理评论,2015(3):24-38.
[7]、杨晓艳.高校教育服务质量测量指标的研究[J].管理科学文摘,2007(5):87-89.
[8]、梁俊国,胡运权,张庆普.多层系统动态目标协调的一般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01,15(2):32-34.
[9]、沈虹,何建敏,胡小平,赵伟雄.多尺度GARCH模型研究货币增长对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J].管理学报,2010,7(2):263-267.
[10]、张新安,田澎.基于SERVQUAL的供电服务质量测量标尺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19(4):1-8.
[11]、赵学锋,贾利军,张金隆.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05,2(Z1):47-51.
[12]、张洪,江运君,鲁耀斌,邓朝华.社会化媒体赋能的顾客共创体验价值:多维度结构与多层次影响效应[J].管理世界,2022,38(2):150-168.
[13]、胡广伟,邓三鸿,卢明欣,石进.电子政务服务能力测评模型的结构与关系分析[J].管理学报,2012(5):742-748.
[14]、白长虹,陈晔.一个公用服务质量测评模型的构建和分析:来自中国公用服务业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5,8(4):4-11.
[15]、张智勇,赵俊,石园.养老服务集成商的服务质量决策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15,29(2):160-166.
[16]、林家宝,鲁耀斌,张龙.移动服务供应链的收益分配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2009,6(7):906-909.
[17]、郭国庆,孟捷.非营利机构服务质量传递系统的过滤模型[J].管理学报,2006,3(1):24-30.
[18]、林勋亮.顾客导向的高速公路服务质量测量体系探索性研究[J].管理评论,2012(8):135-14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