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伤春悲秋差异论
引用本文:梁德林.伤春悲秋差异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
作者姓名:梁德林
摘    要:伤春、悲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主题.二者的差异主要是:年轻人易伤春.老年人易悲秋;女子多伤春,男子多悲秋;伤春之作风格委婉、曲折、缠绵、悱恻,悲秋之作风格凄清、深沉、苍凉、悲壮.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古代中国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

关 键 词:伤春,悲秋,差异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