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交传在口译交流中的特点
引用本文:江伟强.交传在口译交流中的特点[J].管理科学文摘,2008(3):144-145.
作者姓名:江伟强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
摘    要:我们一般概念上的翻译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口译(interpretation),二是笔译(written translation)。交传(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是口译的一种形式,它在口译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交传中口译人员进行双语交替传译,从原语倾听到理解到记忆再到译语表达,被称为交传口译的三个阶段。交传口译通过这三个阶段,反映出在理解说话人的主要意旨、思想和感情,捕捉他的各种信息,把他的完整语言全貌和各种信息传达给听众的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灵活性与准确性的特点。法国巴黎学派释意理论代表人D.塞莱斯科维奇将口译过程假设为一个三角模式,即从三角形的顶墙开始传送自发表达的思想,因为变成意思的原语形式已不再有约束力。底部表示未经语境或情景更改的概念从语言到语言的直接翻译。这一理论将口译阐释为,其工作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双语互译过程,而且是口译人员对原语内容进行精确提取而又将其转换为译语言语的一种智能化过程。其次,交传与同传、视译和耳语翻译相比较更具有准确性、生动性与完善性,因此易于普遍推广和操作。其三,交传口译的工作方式是:"即兴的、现场的、短时的,有时甚至是时同步的",这样便有利于口译交流双方的情感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使得口译交流的可信度更高、更强。由于交传口译的上述特点,因此它被广泛推崇和采纳。

关 键 词:交传  口译  特点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