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GIS的滁州市开敞空间可达性研究
引用本文:李建梅,刘振洪,李军利,周奋兵.基于GIS的滁州市开敞空间可达性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4(3):35-39.
作者姓名:李建梅  刘振洪  李军利  周奋兵
作者单位:[1]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安徽滁州239002 [2]滁州市统计局,安徽滁州239000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课题“3S’支持下的滁州市开敞空间布局评价与规划研究”(2011sk456);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课题“基于GIS的大滁城人口空间结构与人居环境适宜性研究”(2010sk471);滁州学院人文社科重点课题“基于‘AHP’和‘GIS’的滁州市住宅居住环境质量差异评价”(2010sk007Z).
摘    要:基于GIS网络分析方法。对“大滁城建设”背景下的滁州市主城区现状开敞空间可达性差异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利用滁州市“六普”人口分社区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并结合实地勘察,得到滁州市开敞空间分布图、人口密度图及开敞空间入口分布.并构建道路网络数据集;进而以时间(转化为距离)为参数划分滁州市开敞空间服务区和非服务区。结果显示:老城区开敞空间可达性良好,城东与城南存在半环形非服务区。据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开敞空间可达性,即发挥高级别开敞空间的服务能力;改善各开敞空间的交通可达性;根据非服务区和实际调查的居民需求选择一处开敞空间新建点,以改善滁州市人居环境。

关 键 词:城市开敞空间  可达性ArcGIS网络分析  滁州市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