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儒家恕道的哲学限度
引用本文:余治平. 儒家恕道的哲学限度[J]. 广东社会科学, 2009, 0(5)
作者姓名:余治平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上海,200235
摘    要:
儒家行恕的路径是以心度心。度由己出,度的对象是别人,度的方法是通过心、经由情而进行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类推、比照。孔子之后,后世儒家一直试图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升为一种具有绝对普适性的黄金价值,但如何及时清除自我对他人的暴力与强权,则又成为一大非常重要的伦理问题。尼采严厉指出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所隐含的"人对别人的行为都能够获得同等的回报"的虚妄预设,人与人之间并没有"行为等值性"。而在莱维纳斯看来,自我意识总把自己确定为一种具有无限包容性的绝对性存在。人心的"自律"倾向在主观上已经把他者看作是一种必须予以整合和消除的对象。

关 键 词:儒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尼采  莱维纳斯

The Philisophical Limit of Forgiveness Doctrine in Confucianism
Yu Zhiping. The Philisophical Limit of Forgiveness Doctrine in Confucianism[J].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2009, 0(5)
Authors:Yu Zhip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