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儒家哲学的“春意”与中国哲学的“新生”
引用本文:胡晓艺.论儒家哲学的“春意”与中国哲学的“新生”[J].北方论丛,2022(1):88-94.
作者姓名:胡晓艺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生态哲学思想史研究”(14ZDB005);
摘    要:"春"与"仁"相关联的儒家哲学思想史程包含三个逻辑环节。在《周易》自然哲学中,春与东方草木建立关联;由"五行"思想的发展而与"仁"之德行建立关联;宋明时期,"仁"包举四德,上升为本体,春遍在四季,本体与价值具有一体性,指向生生不息的生命共同体的存在。宋明道学所发现的"春意"与佛家的春意之区别包含三个面向:一是重新肯定了人的存在价值;二是指向人的存在的同时,同时指向物、并且实有其物;三是心物不仅同源而且同趋,境界中有着明确的价值论指向。发展的春意,比较的春意到内在的春意,仁本体的发现使得宋代文化及中国哲学近世精神的"内在自然"向度被真正发现。"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它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启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的新类型的探索,这正是中国哲学当代开展新生的春意。

关 键 词:儒家哲学  中国哲学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