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试论西夏经营河西
引用本文:李华瑞.试论西夏经营河西[J].兰州学刊,1987(5).
作者姓名:李华瑞
摘    要:河西因在黄河以西而得名。又因处在祁连山与北面的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之间,形成一条长千余公里、宽百余公里或几公里的狭长地带,恰似一条长廊,故又称河西走廊。 河西的历史见诸史载甚早,在《尚书·禹贡》篇中,我们即可见到它的身影。但是它的历史丰碑直到汉武帝兵败匈奴,建置四郡(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时,才开始真正奠基。由于天然的地理位置和宜农宜牧的自然环境,使它成为汉唐时代的腹心地区——关陇的屏卫以及东西交通的咽喉孔道。即所谓“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所以汉唐统治者历来重视经营河西,把经营河西视作以固根本的国策。经汉唐统治者的惨淡经营,更赖有河西人民的辛勤耕耘,使这片远寓中原的边塞地区,到唐天宝年间与陇右军镇一道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呈现“闾阎相望,桑麻翳野”景象。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