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学生可雇佣性生成机理及其协同培养模式研究
引用本文:田双喜,马跃如,田开友.大学生可雇佣性生成机理及其协同培养模式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5):179-184.
作者姓名:田双喜  马跃如  田开友
作者单位:1.中南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2.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长沙 410076,吉首大学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基金项目: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2067);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XJK014QGD013);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项目(2014ZZ116);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 年度大中专学生就业创业研究专项课题项目(XJK014AJC006)
摘    要:可雇佣性指以学习能力为基点伴随个人职业发展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能力。大学生的可雇佣性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协同培养。以协同机制为保障,明确协同培养目标以及培养内容,以知识、技能、能力、特性四个方面的培养为路径,构建大学生可雇佣性生成机理。应从组织机构的成立、协同机制建立、课程体系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反馈评价体系等方面构建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培养新模式。

关 键 词:协同  可雇佣性    培养模式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