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意识”怎么变成“意识形态”——寻找消失的“观念”
作者姓名:廖伟凯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21
基金项目: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的政治建设研究中心2019年度基础课题
摘    要: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界,马克思对“意识”(Bewußtsein)的使用与观点,是从将其视为“需经理解与认识”的一种带有“哲学特定意涵”的对象,转变为将其作为“独立”的、与“现实生活”相对应的概念加以阐释。“意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反映,在转变为“意识形态”前,它必须先具体化为“观念”,并以两种模式来演变。一种成了代表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即广义的、具有中立性质的意识形态;另一种则质变为带有负面意涵的意识形态,这系因人类的异化劳动、阶级建构等因素,使它在具体化为观念的过程中,产生了负面意涵。

关 键 词:意识  观念  意识形式  意识形态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