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现代性反思视野中的林语堂及其意义——读王兆胜的《闲话林语堂》
引用本文:陶东风.现代性反思视野中的林语堂及其意义——读王兆胜的《闲话林语堂》[J].社会科学辑刊,2003(3).
作者姓名:陶东风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100089
摘    要:与现代文学史上其他几位曾经非常边缘化的作家 (比如张爱玲、钱钟书等 )的命运相似 ,林语堂也有一个长期被人遗忘却又一夜之间突然走红的接受史。林语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经一直是一个反面或消极角色 ,鲁迅的匕首曾经毫不留情地刺向他以及他的闲适小品 ,而在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 ,鲁迅的评论几乎就是对林语堂的“终审判决”。林语堂之被重新“发现”还是借了改革开放的光 ,他差不多是与中国社会的转型——从政治社会到经济社会——同时浮出水面的。中国社会转型在文学史上的体现 ,最主要的恐怕要算文学史书写的政治色彩与政党意识形态色…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