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对话性的流变 —从苏格拉底到巴赫金
引用本文:廖慈惠.对话性的流变 —从苏格拉底到巴赫金[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3):40-43.
作者姓名:廖慈惠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大学英语部,广州,510665
摘    要:在西方哲学史上,对话性影响深远,其流变历经五阶段:第一阶段指“苏格拉底对话”——通过对话探寻真理,这是一种辩证法对话。第二阶段是“梅尼普讽刺”,它以喜剧手法戏拟现实,“非圣无法”、“疾虚妄”,是一种文学性对话,也是对辩证法的变异运用。辩证法的内在思想对话构成对话性流变的第三阶段,康德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其代表。第四阶段涉及新型对话关系问题的提出。布伯论述了对话的“我——你”关系问题,将对话性的研究提升至新水平。第五阶段始于20世纪初,巴赫金视“对话”为一种语言哲学方法,认为对话无处不在,并指出开放式的“复调对话”是对话的最高形式,从而全新地发展了对话性。

关 键 词:对话性  辩证法对话  复调对话
收稿时间:2009/1/22 0:00:00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