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中文言文教材注释商榷
引用本文:谭峰.高中文言文教材注释商榷[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4).
作者姓名:谭峰
摘    要:笔者曾写过《初中文言文教材注释商榷》一文,载于《鄂西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1、2期。现继续对高中《语文》课本中文言文教材(以下简称教材)的若干注释提出一些商榷性的意见,就教于教材编者和同志们。 《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教材注“为好”为“联欢”,不够贴切。“为好”是两个词,构成动宾关系,说文雅点,是修好的意思;说通俗点,是结为友好或表示亲善的意思。在古代,两方交恶之后,常采取这种举动(是否怀有诚意另当别论),古书多有记载。《左传·隐公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戎请盟,公辞。”又《僖公四年》:“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