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康德物本身学说的困境及其出路
引用本文:韩林合.康德物本身学说的困境及其出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34-41.
作者姓名:韩林合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暨哲学系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方哲学中的自我与主体性研究”(22JJD720003);
摘    要:康德全部哲学的基础在于其物本身学说。按照这个学说,不处于时间和空间结构之中的物本身因果地刺激我们的感觉能力,让我们产生感觉印象进而显象。但是,这样的刺激如何是可能的?此外,时间和空间是个体化原则,不处于时间和空间中的物本身应当只有一个,而非多个,更不可能存在着无穷多个物本身。但是,按照康德的理解,物本身恰恰是无穷多的。因此,康德物本身学说面临着重重困难。叔本华对该学说进行了系统的澄清和批评,认为世界的本源和本质只能是一而非多,而且只能是他所理解的意志,世界中的一切现象均是这样的意志的客体化。但是,叔本华的这个理论也面对着众多的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在于这点:不含任何区分的意志如何能够有所谓盲目的冲动或无穷的欲望?在我看来,世界的本源和本质只能是“至一”——既非多也非一之“一”,而庄子的道恰恰就是这样的至一。

关 键 词:物本身  意志  表象  至一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