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效能拷问执行力——行政机关执行不力的“病理”分析
引用本文:唐燕,张碧军,刘谦祥.效能拷问执行力——行政机关执行不力的“病理”分析[J].社科纵横,2011(12):59-61.
作者姓名:唐燕  张碧军  刘谦祥
作者单位:四川省机械设备成套局,四川成都,610031
摘    要:在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中,效能低下,执行难辞其咎。效能建设到底应该拷问执行什么?从行政管理体制来看,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传统管理方式方法创新不足,条块关系不明,管理权责不明,行政权力部门化,利益驱使等都阻碍了执行力。从行政决策主体来看,"一把手"价值取向有真伪,使执行偏离方向;决策行为闭门造车"衙门化",使执行力悬在空中;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存在偏差,使执行行为被异化;决策层不为执行层分忧担责,使执行者被边缘化。从决策执行主体来看,"一把手"不是执行主体,但执行能力被无限放大;执行主体队伍整体素质令人堪忧,但执行的整体力量被长期忽视。从监督评价机制来看,监督评估执行的内容不集中,使执行力考核缺乏针对性;监督评估执行的制度机制不够健全,使执行力考核存在随意性;监督评价执行的主体错位,使执行力考核缺乏公正性;监督评价执行的结果运用不到位,使执行力考核缺乏约束性。因此,加强效能建设、提高执行力,必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必须实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必须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必须提高执行队伍的整体素质。

关 键 词:效能建设  执行力  行政管理体制  行政决策主体  行政执行主体  监督评价机制  “一把手”  “病理”分析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