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国际主义
引用本文:罗竹风.论国际主义[J].学术月刊,1957(6).
作者姓名:罗竹风
摘    要:列宁曾經指出:帝国主义是資本主义发展的最高和最后阶段,是无产阶級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为了追逐最高利潤和重新瓜分殖民地,帝国主义国家之間爆发过两次世界大战。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結果,却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出現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一个重要环节被突破了。从此以后,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級社会主义革命的理想变为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除苏联以外,在欧、亞兩洲,又有12个社会主义国家相繼建立起来。战后的世界面貌改观了,这主要的是表現在:(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垮台,英、法两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大大削弱,美帝国主义已成为世界反动势力的核心;(2)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陣营形成,并且日益强大,表现出无比的生命力;(8)亞、非地区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建立了許多新的独立国家;(4)全世界的和平力量空前壯大,各国人民都反对战爭,要求和平共处。因此,战后的12年当中,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必然交熾着战爭与和平,进步与反动,奴役与抗爭,顛复与勃兴,“一方面是庄严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是荒淫与无耻”。国际間題虽然千头万緒,錯综复杂;但是主要的矛盾还是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同全世界人民之間的对立。前者是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陣营,亞、非民族独立国家,資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級以及广大人民所形成的和平、民主、社会主义力量。而后者則是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世界反动势力。两种力量斗爭的結果,就决定了今天国际局势的紧張或者緩和。当今天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国际反动势力正在极端仇視和平、民主、社会主义陣营,并且从所謂“实力地位”政策出发,一系列地制訂和提出了“馬歇尔計划”、“杜魯門主义”、“北大西洋公約”,“巴格达条約”、“东南亞集体防务条約”、“艾森豪威尔主义”等等,这一些五花八門的計划、主义和条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反苏反共的烟幕之下,追逐世界霸权,毒化国际空气。特别是从匈牙利事件和侵略战爭以后,更值得引起我們千百倍的警惕。因此,为了挫败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謀,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和全人类的自由幸福,为了揭露国际工人运动中修正主义思潮的危害,我們必须高举无产阶級国际主义的旗帜,在馬克思列宁主义的光照下,奋勇前进。当无产阶級国际主义思想被广大人民所掌握的时候,它就成为无比强大的物質力量了。而当帝国主义正在利用一切方法来分裂社会主义陣营的时候,我們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在无产阶級国际主义原則下更好地团結起来。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