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童年经验与“六十年代出生作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引用本文:宋雯.童年经验与“六十年代出生作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8(5):131-136.
作者姓名:宋雯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 中文系,广东 广州 51027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文学都市审美理论与实践——海派文学的都市叙事方式研究(11FZW021)
摘    要:童年经验对“六十年代出生作家”人物塑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六十年代出生作家”常常以自己童年接触过的人作为小说中的人物原型,他们也常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童年时期建构起来的审美倾向和价值观念投射到小说人物的身上? 由于他们成长于“文革”时期,他们小说中的很多人物都被打上了“文革”的烙印?他们小说中的少儿形象多是孤独?空虚和迷茫的,且大都拥有浓厚的暴力情结;他们笔下的“右派”及“知青”则都拥有很多的缺点,平庸且世俗;他们小说中的很多“父亲”形象,也不再高大神圣,要么懦弱猥琐?要么残暴变态,和子女的关系都很紧张? 不过由于“六十年代出生作家”人数众多,其童年经验世界也存在着种种差异,若想更加全面地把握他们笔下的人物形象,我们还应分析和考察“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童年经验世界中的地域?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

关 键 词:童年经验  “六十年代出生作家”  小说创作  人物形象
收稿时间:2015/12/15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