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
引用本文:孙艳红.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7).
作者姓名:孙艳红
作者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吉林长春130052
摘    要:一、机械类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和专业的合理设置高职培养目标是反映高职教育本质特征的重要方面,也是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本质所在。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贯彻“就业教育”理念,即针对企业中某一类具体的岗位对学生进行全面能力的培养,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以缓解目前市场对高级技工的紧迫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指导专业设置。专业应依据地区行业经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设置,每年组织专业调研,开发新专业,改造老专业。以“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为龙头,通过不断改革,增添实用性强、市场需求量大的新专业。基层化培养,高质量就业。针对南方发达城市数控操作工、高级维修工等基层操作人员的大量短缺问题,机械类高职教育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并实现100%就业。校企结合,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积极开展产教合作,发挥市场和行业的牵动作用,使学校的教学水平与新技术发展水平保持同步;以一批现代化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与技术服务,提高办学实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