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马克思哲学对价值观的变革
引用本文:杨俊一.论马克思哲学对价值观的变革[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
作者姓名:杨俊一
摘    要:一传统哲学与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明确区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论域不同,主要是围绕着真与善(美)的相互关系而进行的。其间经历了真(实在)与善(应该)的互为根据到认知判断与价值判断自为根据的分化过程。但无论对价值现象的反思处于何等阶段,都在试图合理地解释“实在”和“应该”与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相互关系的问题,由此形成了不同价值观的思维方式。在古代,世界在本体论上被二重化为两种存在,即现实的存在和理想的存在。面对这二重化的世界,古代哲学家自发地形成了真与善必然等价的思维方式。赫拉克利特从宇宙论出发,认为火是真实的存在。火的逻各斯作为宇宙的根本规律,既是支配事物生灭变化的规律,也是决定人生福祸的规律,因此,逻各斯既是世界的真实存在,也是人生的理想存在。人的理性认识了逻各斯,也就了解了自己的命运。人生的目的就在于遵循命运的安排,而回归自然。在这里,赫拉克利特实际上是把真与善直接等同起来,并把真作为善的根据,善不过是真的特殊表现形式。世界观同时就是价值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