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范雎”称名考辨
引用本文:于智荣.“范雎”称名考辨[J].社会科学战线,2006(2).
作者姓名:于智荣
作者单位:淮海工学院中文系
摘    要:战国后期,秦昭王时的宰相,被封为应侯的范子的名字,史学著作和史论文章或作“范睢”或作“范雎”,孰是孰非,需认真辨别。 2005年6月21日《光明日报》黄朴民先生的史学评论《白起范睢生死劫》,正文连同题目出现的二十个“范睢(雎)”,十八个写作“范睢(sui)”,两个写作“范雎(ju)”。相关的史学著作和辞书中,就更歧异迭出。 那么“睢”和“雎”究竟哪种写法正确呢?我们说尽管目前通行的历史著作、相关辞书多作“范睢”,但其写法却是错误的,“雎”字才是正确的,理由如下。 首先,作为人名用字“雎”与“且”古籍中互为异文,《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范ju”一名凡五见,一律作“且”,如:“范且穷弓而弓折。”“范且、虞庆之言皆文辩辞胜而反事之情。”《韩非子·难三》有“范雎折胁于魏”句,可证此“范且”就是《战国策》和《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的“范睢(雎)”。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