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文学性"及"文学性"新建构——文学的人类学省思
引用本文:黄永健."文学性"及"文学性"新建构——文学的人类学省思[J].晋阳学刊,2010(5).
作者姓名:黄永健
摘    要: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文学界所倡言之"文学性"作为一种文化舶来品,在新时期以及新世纪的中国文坛,并未得到充分审视和反思,大多数文学学者和作家想当然地将"文学性"普遍化、普世化,由"文学性"而至"纯文学",以这种带有西方话语霸权和历史局限性的文学标准来准则当下的中国文学作品,结果造成当代文学批评的"妄语"或"失语".因此,必须对已然十分僵化和保守的"文学性"和"纯文学"理念进行必要的修正,将"文学性"内涵实质从语言表现层面探源至文学作品的情感存在和情感生成层面,也即"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文学作品"的本体性存在层面.从人类学立场出发,我们将"文学性"界定为文学作品的3种质性,即1.文本的语言文字规定性;2.文本的人类情感性;3.文本的文学修辞性.

关 键 词:文学性  纯文学  文学性新建构  大文学

Literariness and New Construction of Literariness
HUANG Yong-jian.Literariness and New Construction of Literariness[J].Academic Journal of Jinyang,2010(5).
Authors:HUANG Yong-ji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