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们为什么接受了这样的文学格局——文学史教育与多民族文学问题
引用本文:李怡.我们为什么接受了这样的文学格局——文学史教育与多民族文学问题[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10(3):76-78.
作者姓名:李怡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研究基地,四川,成都,400875 
摘    要:今天我们讨论文学史教育中多民族概念的问题,必须首先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文学史知识"已经严重地脱离开文本,成为一种架空的知识传授。占人口数量优势的广大汉民族读者与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艺术之间存在着深深的语言鸿沟,他们难以领略少数民族文学的语言魅力,无从获得真切的感性的文本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地读者了解、认识其他民族文学的"切迫性",要改变这样的文学格局,就必须造就一种关注文学文本且能够理解文学文本的现实。

关 键 词:文学格局  文学史教育  多民族文学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