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红”上位化的过程、机制及途径
引用本文:贾燕子.“红”上位化的过程、机制及途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3):152-156.
作者姓名:贾燕子
作者单位:1.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2.闽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上位化:概念域的历时演变与强势上位词的产生(13YJC740033);语素化:汉语单音词的历史传承与演化(11YJC740009)
摘    要:“红”本义为粉红,是{红}概念域的下位词。东汉至隋,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红”发生了上位化演变。唐五代时期,“红”取代了“赤”的强势上位词地位。基于“不过量准则”的语用推理和推导义的固化是“红”上位化的主要机制,在与表示程度、性状类语素构成“X+类名”型复音词时具有绝对优势则是“红”取得强势上位词地位的突破口。

关 键 词:  {红}概念域  上位化  机制
收稿时间:2013/9/26 0:00:00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