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客观性的分析
引用本文:杨河.客观性的分析[J].人文杂志,1993(4).
作者姓名:杨河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博士生
摘    要: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贯穿于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矛盾。传统唯物主义在考察这一矛盾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客观性原则——物质客体的存在对于主体的意识具有绝对的独立性和制约性,因而主客观矛盾的解决只能是主观无条件地符合客观。这一看法,曾经是西方启蒙主义反对神学的重要思想武器,也是近代自然科学确立其地位的合理依据。然而十九世纪后期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却对这种客观性原则提出了疑问,导致了“客观性危机”,它促使人们去思索和寻求对于客观性的新的理解。 一 直接经验对于人的生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它一开始就被视为不言而喻的自明的东西,被视为知识形成的初始点和前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及其后继者们对于外部世界存在的坚定信念,正是建立在直接经验的可靠性基础之上的。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和促进而迅速发展起来的近代自然科学(其代表是经典物理学)用力学和数学的语言将直接经验模式化和逻辑化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